在亚洲,印度和中国的历史、人口、发展水平很像。曾几何时,两国的制药产业规模、数量和性质,差距不大。印度有2万多家企业,超过90%是作坊式小企业;我国有6000家企业,中小企业占比85%。都以生产仿制药为主,自主创新研发
药品少。
而近十年,中国龙潜龙在渊,印度象却猛象狂奔,通过高速度创新仿制,采用专利挑战策略,来叫板国际巨头。现在已经诞生如南新、瑞迪、西普拉等大型制药企业,合同委托研究、生产仿制药和新产品研发等领域都颇有建树,其原料药开疆拓土,非专利药攻城略地,品牌药物渐显锋芒。在国际市场,或通过收购国际知
名医药企业的非专利业务、建造海外工厂,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
中国龙要想飞龙在天,御风而行,不妨以象为师,对我们自身的完善大有启示。
借鉴一、战略重视:企业主体意识强,研发战略目标清晰
印度一些实力药企,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树立了新药研发的坚定信念和战略。如印度南新公司,1993年尚是小型企业,以生产原料药为主,但CEOPavinder先生当时就提出,将公司建成“研发导向型公司”的宏伟目标。他说:“南新虽然不可能改变整个印度的状况,但是我们却能通过努力,把企业变为印度最优秀的创新者”。
在研发策略上,印度制药企业采用两大策略,都可获得高于一般通用名药品的市场定价和市场独占权,从而获得更丰厚的利润:
其一、专利挑战策略:研究跨国企业的药品专利,找出漏洞诉其专利无效,或通过避开专利保护范围合成药物;
其二、药品加速申请策略:在专利药到期之前,利用不同的合成方法合成药物分子。当化合物专利一到期就马上上市自己的非专利药品。
战略重视,促使印度
医药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策略得当,使印度在新药研发的主要领域上取得突破,并逐步实现了向国外企业输出技术和专利。
启示:国内企业必须扭转仿制惯性和仿制依赖,尽早投入新药研发,及早在企业内部确立新药研发的战略地位,在资源调配、人员安置和奖惩制度等诸多环节予以倾斜。
而这要依靠企业领导层的坚定信念,特别是有魄力、重战略的企业家,推动企业研发创新活动,并在全公司树立和倡导创新的精神和理念。
借鉴二、借船出海:开展广泛合作研发,积极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
许多印度医药企业善于“借”,整合外部资源和智慧,开展国内合作研发和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等方式,通过研发全球化,提升研发能力。
在国内,印度医药企业凭借自身在化学合成技术、商业信誉及与本土
医院良好关系等方面的优势,与跨国医药企业开展合作研发,借用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研发实力,降低新药研发风险,同时能快速吸收其技术经验,提升自身实力。如南新与罗氏等公司合作介入艾滋病和心血管等
疾病药物的研发。
在国外,凭借原料药和非专利药出口建立的国际网络,一些印度药企在海外组建研发机构,以充分利用国际金融资本和智力资本,及时观察吸收最新技术动态。据统计,印度药企在欧美等70个国家建立了新药研发机构。
启示:波特认为,企业的竞争就是价值链的竞争。我国制药企业自己搞研发,底子薄,效率低,风险大。故此,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价值链的整合。一方面,守住家门口,在国内与国际跨国公司开展研发合作,从价值链的生产、销售等环节向技术含量最高的研发环节升级;一方面,走出国门,引入风险投资或实施跨国并购,充分利用国外市场、金融和智力资源,获取国外先进的、稀缺的新药研制技术资源。
借鉴三、筑巢引凤:引进海外有研发经验的科技人才
为弥补研发
人才的不足,不少印度医药企业大力吸引在国外从事新药研发工作的印度科学家和学者。在报酬、研究条件、组织内部环境和氛围的建设等方面不懈努力。
如,许多医药企业调整了组织机构设置,设立专门的研发机构,明晰了新药研发部门的权利和责任,并采取矩阵、项目小组等有机灵活的组织结构形式,增强内部交流;再如,许多企业设立内部技术评审会议制度,定期将生产、营销、财务等其它部门人员召集在一起,与研发部门共同评估各个新药项目,促进部门间的交流等。
启示:韩国汽车工业、印度医药和软件产业崛起,积极吸引海外专家的回归,是重要举措。企业应该在内部营建一个有利于发挥专家能力的平台:报酬激励、权限设置、资金和设备支持、文化塑造、沟通机制等。同时,注重培育创新的企业文化,刺激、引导创新积极性,增强研发实力。以吸引海外华裔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共同创业。
借鉴四、跟踪市场:鼓励研发人员对外交流学习
许多印度制药企业鼓励企业内部的科研人员与外部交流。如,一些企业鼓励和资助科研人员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和各种学术团体;鼓励研究人员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甚至将该指标纳入考核体系。通过鼓励研究人员对外交流和内部知识与信息共享,印度医药企业很好地保证了自身对市场、技术的及时跟踪,为新药研发提供了更好的思路与方向。
启示:新药研发,必须有统一管理,包括研发部门、市场营销、财务、制造、采购等部门。在企业内部,部门间必须建立、健全通畅、高效、融洽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机制,讨论市场环境的变化,追踪热点产品的进展,探讨新品开发的方向,
在企业外部,就是要发现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能力,如学术界有很高声望的专家人才,各种学术交流会议,与国内的高校、研究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还应积极投入信息渠道的建设和管理,以保证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的及时通畅,从而形成灵活弹性的新药研发能力,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